2023杭州生育津贴新规定
关于杭州生育津贴的新规定,在2023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未婚女性也是可以办理生育津贴的,不需要结婚证等材料,另外灵活就业的女性也可以领取到生育津贴。不过浙江省各城市的规定都不一样,下困拍面就具体介绍一下:
1、宁波市
在宁波市的灵活就业人员,只要是符合生育津贴申请条件的,按其新生儿出生时的上年度杭州市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基数÷30×生育女职工法定产假天数计发。
2、温州市
在温州市女职工的生育津贴主要就是按其新生儿出生时的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生育女职工法定产假天数,而用人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超过省平工资300%的,按省平工资300%计算,低于省平工资60%的,按省平工资60%计算。
3、掘悔嘉兴市
在嘉兴市的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生育津贴原则上由用人单位申报申请判尺正,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拨付至单位对公账户,确实因用人单位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无法支付的,由单位提供相关材料,经审核后发放至个人银行账户。
4、金华市
在金华市的女职工申请生育津贴除了要填写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外,还需根据不同情形提供各种材料,如果是申请平产、剖宫产、助娩产待遇的,就需要医疗诊断证明或出院记录复印件,若申请计划生育流产、引产待遇的,从确认妊娠开始病历复印件一份,医疗机构出具的流产或引产时间证明复印件一份。
生育津贴新变化
随着产假的延长,各省市生育津贴的申领条件与申领方式也有了变化:
生育津贴申领条件有变
随着三胎的开放,多地都在降低享受生育保险的连续参保门槛,缩短生育津贴领取的时间。
广东省
主要有两点变化:
1、享受待遇不再受参保满一年期限制: 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费的次月起,职工及职工未就业配偶可以享受对应的生育保险待遇。
2、延长生育津贴领取时间:在新规公布前,广东省对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费用的申领和报销的要求必须是在生育后1年内进行办理。但新规之后, 从生育第二天之后一直到3年之内,都可以进行生育津贴申请和生育费用的报销。
福建省
福州、漳州、三明的所有参保人员,分娩前未连续缴满12个月的生育保险(即便只连续参保1个月),也可以享受一半的生育津贴待遇。
宁德、泉州地区的参保人员,只有新参保人员的生育保险连续缴纳不满12个月,才能享受正常职工50%的生育待遇。
莆田、龙岩、南平和平潭的新参保人员,生育保险缴纳未连续满12个月,只能享受50%的生育医疗报销,没有生育津贴。
福州和莆田分娩前12个月(含当月)生育保险有中断超过3个月以上,补缴后生娃,也可以享受一半的生育待遇。
生育津贴申领方式有变
截止目前,重庆市、河南郑州、浙江省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了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方案。
重庆市
自2021年4月开始,重庆市社会事务中心在全市首推的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系统正式启用,通过医院、医保信息交互,只要在指定医院使用生育报销生育费用的重庆市高新区参保员工,无需申报即可按月领取生育津贴。
对于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免予申报,直接享受生育津贴,最快5个工作日就能享受生育津贴。
浙江省衢州市
于2021年11月打造了“衢州医保无感智办”多场景应用,其中包括 生育津贴秒到账服务。
只需医护人员上传产妇诊断数据至医保系统后,系统将自动判断是否符合生育津贴领取条件。若符合,接下来医护人员将和产妇对接完善相关生产信息。
提交成功后,生育津贴就能立即发放到产妇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整个过程中产妇只需要配合医护人员签署一份《生育津贴申请承诺书》。
河南省郑州市
3月16日,2022年郑州市医保经办系统十件实事确定,其中确定将在2022年实现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一站式结算”。
实现产前检查费和停保女职工、男职工无工作配偶生育待遇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销;实现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计生手术参保人生育津贴等直接结算;实现异地生育、计生手术参保人生育医疗费、产前检查费、生育津贴等一次性支付。
02
2022年版生育待遇标准
生育保险待遇的组成
生育保险待遇通常分为: 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计划生育手术津贴。
现在国家员工条例越来越完善,会有相应的假期和生育补贴。对于符合生育津贴条件的人来说,在生孩子之前需要了解领取生育津贴的门槛。那么杭州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是什么?怎么领取生育津贴?
一、杭州生育津贴2022年最新政策是什么?
杭州社保生育津贴的领取条件如下:
1.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1年以上的生育保险。
2.生育女职工具有本市户籍。
3.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
4.与生育有关的费用应符合计划生育的有关要求。
5.按有关要求对女职工进行生产流产。
杭州生育津贴男方领取条件如下:
1.职工夫妻可享受计划生育待遇。
2.职工夫妻符合合法生育条件。
3、男职工配偶未被纳入生育保险范围的。
4.男职工配偶刚生育第一个孩子的。
5.男职工配偶因病生育或流产,单位选聘人员参加生育保险且已为男职工正常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其中不含补缴、欠缴和中断补缴的情形的话满10个月以上。
发表评论